版本學是一門應用科學,或者說是一門實學,具有很強的實踐性。對有關版本目錄的書籍,只能作學習參考,不能盲目迷信。舉葉德輝的《書林清話》為例,這部書大名鼎鼎,是學習版本知識的入門書,但他講的有些版本自己并未經眼,而是根據(jù)清季各家藏書目錄的材料分析歸納,結果就存在問題。譬如他在講“宋本不如元本”條中舉唐許渾《丁卯集》的例子,認為宋本收錄許氏詩歌要比元本少很多。然而他不知道宋代至少有浙刻與蜀刻兩個不同版本系統(tǒng),他了解的宋本是浙刻本,而元本源出蜀刻本。類似問題還有,不一一例舉。我更推崇傅增湘,他不僅經驗豐富,學問做得也扎實,他的《藏園群書題記》對我們如何研究版本、評估版本價值很有啟發(fā)。今天我來這里講演,亦是趕鴨子上架,大家姑妄聽之,當你有了一定的實踐經驗,你會作出自己的判斷,也會對我提出批評。所以,今天我們的交流只是開始,相信這種交流隨著古籍普查工作的深入會繼續(xù)。書囊無底,如果大家有機會經常交流心得,相互幫助,取長補短,那么我們的事業(yè)就有希望。
稿本簡述
一、稿本的種類
稿本是詩文的原始文字記錄?!案濉庇肿鳌胺X”,亦作“藳”,古時候“稾”、“藳”同用,而“稿”則是“稾”的異體字?!妒酚洝で袀鳌酚性疲骸皯淹跏骨鞛閼椓睿綄俨莘X未定,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,屈平不與?!眲t“稿”的含義之一即指文字作品的草稾,即未經修改厘定或正式發(fā)布(傳抄或印行)之前的文本。但對稿本的認定,又非那么簡單,因為一部著作發(fā)布后,仍有作者或他人再事修改的情況,這就要從實際出發(fā),作出客觀準確的鑒定。
稿本的名目繁多,就其形成過程而言,大致可分為初稿、修改稿與定稿三種。
初稿本是作者首次撰寫的書稿,除極少有一氣呵成不事修改者外,大都成草稿狀態(tài),信手寫來,不拘法度,涂抺鉤乙,隨意為之,作者但求構思成文而已,至于文本之視覺效果則無暇顧及。因而閱覽初稿本,即便作者是書法家,讀者亦每有辨文識字不易之困難。如現(xiàn)藏澳門中央圖書館的《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》,舊為吳興劉氏嘉業(yè)堂插架之物,主人劉承干曾請人整理謄錄一過,今視其錄本,與原稿文字頗有出入,經友人吳格教授費數(shù)年之功悉心校核,方始完善(2005年由上??萍嘉墨I出版社出版)。
修改稿本是指經作者或其親屬、門生、友朋修訂改寫過的稿本。俗話說“三易其稿”,即一書(文)的成立,需經多次修改,因此修改稿本往往並非一種,只不過有的修改稿在發(fā)布之前有意毀棄,或在流傳過程中亡佚,后人不得而見罷了。清代著名學者全祖望為了整理辨析《水經注》各傳本淆亂的數(shù)百條經文與注文,曾先后進行了七次校勘,也就是說有七種不同的稿本,相對首次校稿,其后六次皆可視為修改稿本,今上海圖書館所藏之稿題為“重校本”。
對書稿的修改,通常是在對初稿重新謄錄后的本子上進行的,但亦有直接在初稿本上進行修改者?,F(xiàn)藏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圖書館的五種翁方綱手稿,即《易附記》、《書附記》、《詩附記》、《禮記附記》、《春秋附記》,皆在初稿本上數(shù)事修改。如《易附記》歷經嘉慶五年庚申、嘉慶八年癸亥、嘉慶十七年壬申、嘉慶二十年乙亥四次覆核修改,都有題署?!稌接洝冯m未注明修改年月,但觀其目錄,初稿僅以墨筆書其篇名葉數(shù),修改時則以朱筆分其卷次,並增小序云:“讀《尚書》舊積諸條,通加次第排訂之,成一十四卷。愚以古文之真否,概不置辨。于前儒所謂錯簡脫亂者,則不敢以為然,是以寧多缺焉。嘉慶二年夏閏六月二十八日?!焙笥忠灾旃P旁注:“此小序寫于首卷三行‘虞書’一行之前。抄寫之式照《詩附記》?!眲t該稿至少兩度修改后方始定稿。《詩附記》除有翁氏嘉慶元年與八年覆核題署外,卷首又有其題識云:“《詩附記》始自癸丑秋,至今嘉慶癸亥夏。溫肄《十四經》,凡得《附記》粗具草稿七十二卷。更當日日虛衷研覈,無怠無怠。夏六月,方綱又識?!贝祟}識告訴人們兩點,一是《詩附記》草創(chuàng)于乾隆五十八年,歷經修改后于嘉慶八年基本定稿;二是翁氏共撰諸經《附記》十四種凡七十二卷,總體上說,至嘉慶八年仍未修改完成?!抖Y記附記》有“癸亥五月七日覆核”、“丙寅七月五日覆核”題署,卷內凡于謄清時需作版式提示者,均以朱筆記注?!洞呵锔接洝窊?jù)其題署,于嘉慶六年辛酉、八年癸亥、十一年丙寅、十四年己巳及二十年乙亥先后覆核,並經兩度厘訂。此為在初稿本上進行修改的典型例子。
此外,作者對其著作之修改不僅在謄錄本或初稿本上進行,也有該書印行之后在印本上繼續(xù)作批校修改者,皆應視為修改稿本。復舉翁方綱《春秋附記》為例,翁氏曾先將此稿中的卷六《春秋分年系傳表》刻印單行,但印行之后又在刻本上修改,並在目錄中注云:“獨此一卷有刻板,然內有添入處。如再刷印一本,仍照添入。已有刷樣一本,已添入矣?!逼涮砣胫?,在“僖公二十四年”條末(今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有此刻本之底稿,即翁氏定稿所錄刻本,恐無此添入文字),詳見《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圖書館中文古籍善本書志》,茲不贅錄。再舉章太炎《訄書》為例,該書光緒二十五年在蘇州刻印后,章氏在刻本上曾數(shù)次修改,上圖即藏有其修改並重訂目錄之本。光緒三十年重新出版鉛印本,而在宣統(tǒng)二年,他于日本又在鉛印本上作大量增刪,最后連書名亦予更改,題為《檢論》(此本藏中國國家圖書館)。
定稿本,是指最終修改完成的稿本,通常經過重新寫定,書面整潔,而不是草稿面目。但有的修改稿本因已修改完成,實際上亦是定稿本,或者說是最初的定稿本,而重新寫定之本只是其副本。這種情況就比較復雜,需通過與初稿本、其他修改稿本或者寫定副本甚至印本的校勘比對之后才能確定。經重新寫定的副本稱為清稿本,又稱謄清稿本。謄清稿本一般請門人錄寫,也有作者自己書寫。有的定稿本為了付刻,直接用宋體或楷體寫在雕版格式的紙上(多為紅格紙),以便給刻工粘在木板上雕刻付印,這也屬于謄清稿本的一種形式,但因其功用,專稱為寫樣本或寫樣待刻稿本。按理,如經雕刻,寫樣本當不存在,現(xiàn)之所以有寫樣本流傳于世,其原因大致有二,一是該寫樣不符要求而棄用,二是該書因故未刻或未及刊刻。不過,翻刻本亦須寫樣,如果有這種寫樣本流傳,須作考訂分析予以辨別,因為這種寫樣本不屬稿本之列。
雖然稿本有初稿、修改稿與定稿之分,但曩昔各家公私書目卻每以“手稿本”、“稿本”、“清稿本”等名稱著錄之(即全文皆為作者親筆書寫者稱“手稿本”,由他人謄錄復經作者親筆修改者稱“稿本”,全文為他人謄錄者則稱“清稿本”或“謄清稿本”。如果由作者親自謄錄,當然亦稱“手稿本”)。這主要因為編目者囿于客觀條件,難以對各稿本進行深入的校核辨識,只能就其形態(tài)予以客觀著錄。再者,一般傳統(tǒng)目錄的著錄要求較簡略,只需著錄對版本鑒定的結果便可,如果欲對稿本的形成過程與相互間的內在聯(lián)系作進一步揭示,唯有通過考辨,以撰寫書志的方式才能做到,而這又不是輕而易舉之事,因為客觀上往往不具備條件。
二、稿本的價值
評判稿本的價值,如同評判其他版本一樣,不出文物價值與文獻價值兩個方面,當然也要結合稿本固有的特點。假如從廣義上說各類寫本都是孤本的話,稿本就更顯可貴,因為它是一書不同版本的祖本。至于名人手稿,其書跡往往便是藝術珍品,其文物價值是不言而喻的。那么稿本是否歷來一直受到人們珍惜呵護呢?我們先檢覽《中國古籍善本書目》,該書目著錄各種版本約五萬七千余部,而收錄的稿本不足四千部。在這批為數(shù)寥寥的稿本中,明代中期以前的稿本更極稀見,大都為明代后期及清代的稿本。于是人們意識到保存稿本要比保存其他版本困難,因其流傳稀少,所以更可珍貴。結果是客觀存在的,但原因何在呢?似乎沒人認真思考過。我認為,除了天災人禍等相同原因造成古籍損毀之外,當古籍版本學尚未形成與成熟,尤其當人們對古籍版本的文物價值尚未充分認識之前,稿本其實並未受到特別重視,似乎一旦該書刻印流布,稿本的作用也就隨之消亡,不必刻意保存。這是明中期以前流傳稀見極為重要的原因,並非妄加揣測,其他古籍版本的保存與流傳也有類似情況。在明初,宋元刻本並不珍貴,等到流傳稀少,藏書家才奉若至寶,由于印本總比稿本量多,故客觀上稿本流傳更少。即使國圖藏有司馬光的《資治通鑑》殘稿,很可能是作為書法作品而得以保存的。因為在清代以前的藏書目錄中幾乎沒有稿本的著錄,而在書畫目錄中,卻有早至元代以前的手稿,說明當時人們注重的是名家的書法。而《中國古籍善本書目》尚能收錄近四千部明末及清代的稿本,即這批稿本尚能流傳至今,主要原因也是在它們顯現(xiàn)出文物價值,或者說是后人認識到其文物價值(當然也包括文獻價值,尤其是未經刊刻的稿本)之后才得以保存下來的。從這一現(xiàn)象也可說明版本學的形成在明中期以后,清代則進入較為成熟的時期,而版本學的重要功用之一就是評估版本的文物價值。明乎此,一個具有前瞻意識的古籍版本愛好者,是不會對稿本(包括近當代有價值的稿本或名人手稿)輕忽而放棄任何收藏機會的。
稿本盡管形態(tài)、名目不一,但具有一個共同特點,即無傳抄、刊刻可能帶來的訛誤,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。在評判稿本的文獻價值時,人們習慣將稿本分為未刻稿與已刻稿(確切地說當為未印稿與已印稿)兩部分來討論,重點則放在已刻稿本上,因為未刻稿本無論形成與內容,是真正意義上的孤本,其版本價值是人所共知的。而對于已刻稿本的文獻價值,則有被忽略的情況,似乎一經刻印或抄寫流傳,該稿本僅存文物價值而已。其實不然。因為第一,稿本的鉤乙增刪面貌,刻印本或傳抄本往往不得而見,只有通過原稿,方可識得作者著書為學之歷程。前文所言章太炎從《訄書》到《檢論》的數(shù)種修改稿至為典型,無疑是研究其思想的重要資料。又如上圖藏有清代學者沈大成(1700—1771)的《學福齋詩文集》稿本,與沈氏去世后刻于乾隆三十九年(1774)的五十七卷本《學福齋詩文集》相比較,此稿本篇帙不全,卷次亦不相連屬,計存詩卷十二至十六前半(以上題名《百一詩鈔》),卷十九至二十一前半、二十五后半至二十六、三十一至三十五(以上題名《竹西詩鈔》);存文卷五、十至十四,當非最終定稿,但皆經作者親筆修改校訂,或選或刪,或選而未刻,或刪而復收,字勘句酌,極為慎重,從中可以獲知他對自己詩文的評判,並可了解他在生前對該書的出版傾注了大量心血。在刪去的文字中,有《項貢甫畫梅短歌》七古一首,中有句云:“我聞冬心老狂客,一幅一縑索畫直。豈知皆出兄手中,可憐贗鼎無人識?!鄙蚴献宰⒌溃骸敖饓坶T在日,常倩兄畫梅而自署其上?!苯饓坶T即“揚州八怪”之一金農,號冬心,畫梅冠絕一時。其所著《畫梅題記》一書中有關于弟子項均追隨他學詩作畫的記載,並贊譽項均畫梅“小心作瘦枝,盡蕭閑之能”,為師得意之情躍然。則項貢甫應當就是項均。學生為師代筆,似乎尋常,但每流于傳聞,捕風捉影,真如沈氏鑿鑿言諸詩文者卻也少見。然而慮及朋友情誼,沈大成終究不愿此事顯于世而一筆予以刪削。金農畫梅之作世人奉若珍寶,可以想象,曾經上當受騙而花了冤枉錢之人有不知幾何,若不是此部稿本得以幸存,那么這段有趣的藝林掌故或許至今不為人所知。則稿本之珍貴,于此可見一斑。第二,一書雖已抄寫或刻印流傳,但作者再事修改整理而未及重新刊刻,這種稿本則可補通行本的不足。如清臧庸《韓詩遺說》一書,傳世抄本及刻本皆源出未校正前之舊稿,而上圖所藏的稿本,正是其后來重校厘定之本。這部稿本是應阮元高足朱為弼求賜此書抄本而重加修訂的。其題跋云:“此庸舊輯本。嘉慶己巳三月,晤嘉善朱椒堂駕部于杭州撫署,索鈔此冊寄都中。余假歸里門,為校正數(shù)事,命奴子潘壽寫以詒之,余為復勘。時四月十九日,用中記于常州岳園。”將該稿與通行本作比勘,知臧氏此次對舊輯本的校正包括三個方面:首先在體例上(包括格式行文等)作了調整;其次是糾正了原本的衍奪訛誤;最重要的是在內容上進行了補充,如《權輿》“於我乎,夏屋渠渠”句,《韓傳》“殷商屋而夏門也”,刻本則無此條,而是將“殷商屋而夏門也”列入《諸書引韓詩未詳所屬者十七條》內。今檢此稿,未詳所出者僅十六條,因知此條屬臧氏后來考出者??梢娺@部稿本比現(xiàn)存的抄本與刻本來得精確完備。第三,稿本可糾正刻本之舛誤。如清沈欽韓《兩漢書疏證》,雖然已有光緒間浙江書局刻本通行,且浙局刻書于??币皇滤赜休^好口碑,孰料該書錯得離奇,竟然將《后漢書》中的缺卷,謬以《藝文志》羼入。
而沈氏《兩漢書疏證》的稿本今仍存于世,如果將它們匯集整理出版,則浙江書局本可以廢置。第四,某些內容印本未收,稿本可作補充。所謂印本未收,既非指作者自己刪削,也不是如臧庸《韓詩遺說》稿本那樣后來又作校正,而是指其內容原本固有,但事出有因,刻印時未予收入。如清焦循《憶書》手稿,凡一百三十余條,趙之謙刻入《仰視千七百二十九鶴齋叢書》時刪去了十條專門揭露社會陰暗面的文字。趙氏十分欽佩焦循,本人也是憤世嫉俗之士,他刪去這些內容肯定有難言苦衷。但對讀者而言,一旦知道稿本還藏在上海圖書館,那么對刻本是不會感到滿足的。又如清林則徐《粵海即事詩》,稿本錄詩十八首,撰于鴉片戰(zhàn)爭時期琦善所主和局失敗廣州被圍時,編刻林氏《云左山房詩鈔》者恐觸時忌,未予收錄,則后來重輯林氏詩集者,可據(jù)此稿本補入。如此種種,都說明已刻稿本同樣值得珍視。第五,稿本經他人任意刪改,導致文意失實。惟賴原稿,才能了解作者真實思想。如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的自述,刻印本即出于曾國藩的刪定,以資料可靠程度而言,無疑以原稿為佳。
又如李慈銘《越縵堂日記》二十八卷手稿本,記事自咸豐四年春至同治二年三月,生前曾被其表弟山陰陳壽祺(字珊士)借讀,業(yè)經涂改,李氏氣憤之極,于壬集封面題曰:“是書為珊士借去,中被墨涴甚多”,“文之佳惡吾自荷之,何勞他人饒舌”;並言“剜補以后,日記更不假人”。然其去世后,民國二十五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影印此稿時,又經蔡元培刪改,或許蔡氏出于善意,但終非李氏原來思想。今該稿藏上海圖書館,蔡氏刪改之粘簽亦保留在上,其文獻價值自然要高于影印本。
附帶說一下,書信亦是手稿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古代書信稱名或異,如帖、啟 、箋、移、簡、牘、書、札等。其文字長者可累數(shù)百言,短者僅單辭詞組,有的述事闡幽;有的宣情吐臆,旨雖專于辭達,語則可以觀文。至于其書法,信手寫來,自然天成,氣韻生動,姿態(tài)萬狀,鑒賞家、收藏家們珍之若美珠文玉。
歷代學者皆注重書信的學術價值,先秦兩漢之史傳每有采摭,魏晉六朝的別集、總集則獨辟類目。迨至兩宋,或一人之手札單刻別行,或眾人之尺牘薈萃發(fā)布。自是而后,書信代有???,其于研究文學、歷史與社會、個人,起著其它史料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盡管如此,前人于傳世書信手稿的研究與整理成果有限,今人在此學術領域有著廣闊馳騁空間,大可作為。即從文獻學角度而言,書信同其它稿本相類似,亦存在不同版本。明人葉向高自序其《后綸扉尺牘》有言:“余生平尺牘皆焚其稿,惟前次在綸扉有關系時政者間存之,以附于奏草之后?!庇衷唬骸皺z諸尺牘,凡屬寒暄,悉投水火。所余無幾,乃政地之艱難,疆事之得失,大較可見。他日尚論者,亦或有考焉。”可見古人寫信有留存底稿的情況,以待將來刊刻別集之用。這種底稿相對對方所收之信件當屬另一稿本。其面貌有的是草稿,乃所發(fā)信件之初稿;有的書寫頗規(guī)正,則是所發(fā)信件之錄副。而當其書信公開發(fā)表時,文字又會因人事或辭章等各種因素有所改動,人們只要檢覽上圖所藏明末侯峒曾、岐曾兄弟尺牘手稿,即可略知古人書信之原件、留存底稿與印本的內容往往存在異同。因而書信存在著不同版本,具有不同的文獻價值。對此,以往文獻家們很少關注。
當然,對傳世書信欲作廣泛深入的研究,編制專題目錄是首要而最基礎的工作。不可否認,書信因其為零簡散札,較之其它稿本更不易收集保存,而許多收藏家往往又是將書信作為書法藝術作品加以收藏。因此,歷來私藏之家?guī)缀鯖]有以書信為專題的收藏目錄,而公藏之家亦未對所藏書信作過全面的整理。誠然舊物日益難得,但事實上當今各大圖書館、博物館已擁有大量明、淸、近代藏品,若能有計劃有規(guī)模地進行整理,摸淸家底,編成專目(館藏目錄乃至各館聯(lián)合目錄),對書信本身及相關學術領域的深入研究,其所產生的影響與幫助將是無可估量的。
三、稿本的鑒定
鑒定稿本比鑒定印本難度大。首先,一書之稿本雖可能有初稿、修改稿、定稿數(shù)種存在。但每種面目各自不同,都為單一的版本品種,皆可視為孤本,況且很少有各種稿本都完善保存至今者,那么相較印本,客觀上便缺乏鑒定參證資料。其次,稿本的書面風格雖然每含時代氣息,但又極具個性化,不似印本能大致總結出規(guī)律性的現(xiàn)象與特征。再者,稿本與抄本之間亦存在不易區(qū)分的情況,如經謄清的稿本,若無編著者的標記(專用稿紙、鈐印等)或手跡,很容易與抄本混淆;而一些較為冷門的抄本,因其書罕見流傳,亦往往會被誤定為稿本。鑒定稿本的要點在于確定該書出于那個時代、何人之手(簡單判斷是否稿本,並不太困難,尤其是初稿或修改稿,卷面每有涂改、鉤乙、粘簽、剪貼等特征),其真?zhèn)稳绾?,以及該稿本的性質與價值。關于判斷稿本的性質與價值,我們可以借助??钡仁侄?,而鑒定其真?zhèn)?,則往往要依仗字跡的比對。與鑒定抄本、批校本相通,盡管鑒定稿本也可采取如同鑒定印本之法,即通過紙張、諱字、鈐印等因素識別,但要斷定其出自何人之手(包括正文與題跋),倘若沒有字跡比對,是很難把握的。因此,鑒定稿本(包括抄本、批校本),除了需要一定的書法修養(yǎng)之外(鑒定印本也如是),更強調實踐經驗,書本知識至多是入門的參考。正是出于這樣一種理念,我們在2000年編纂出版了《中國古籍稿抄校本圖錄》一書。毋容諱言,此書收入品種有限,亟待充實完善,但我們很高興看到該書出版后,其資料已被人們廣泛借鑒取用。當然,圖書館、博物館所收藏的尺牘、題跋以及相關的影印文獻皆可作為鑒定手跡的參考比對資料,應盡可能加以利用。
對有些個案,須作考證才能判定是否為稿本的情況,因其特殊性,這里無法一一例舉。茲專就我在編目實踐中遇到對稿本的認識與鑒定問題,因其具有共性,則不避繁瑣,舉例提出,求教同行,以供大家參考。
1、有該書作者批校題跋者應作稿本例
有的書雖然是抄本或刻本,但有作者親筆批校題跋者應視作稿本,然而這樣的稿本往往被編目者忽略,其版本價值未被充分揭示。如上海圖書館所藏清吳騫撰《觀復堂藏書總目》一卷《分目》一卷《拜經樓分撥總記》一卷,有吳騫手書題跋,亦僅著錄為“吳氏拜經樓抄本”,實際上是吳騫的稿本。再如上圖所藏清錢儀吉撰《廬江錢氏藝文略》,雖然是嘉慶十三年刻本,但上有錢氏親筆批語,亦應定為稿本?;蛟S編目者不識錢氏筆跡,抑或不以為是稿本,遂使此本長期置于普通本書庫。又如中國國家圖書館所藏清黃丕烈撰《求古居宋本書目》一卷,系黃氏家抄,復經黃丕烈手校並題跋,當為稿本,卻著錄為“清嘉慶十七年黃氏求古居抄本”。
2、謄清稿本誤作抄本例
有的同行將謄清稿本歸入抄本之列,似有其道理。但我認為其價值與抄本不能同日而語,擬以區(qū)分為妥。如中國國圖書館所藏清祁寯藻輯《甘肅查辦全集》不分卷,有祁氏手書題款,著錄為“清抄本”,頗疑此本實為謄清稿本。
而更多情況是,編目者不知為謄清稿本,誤以為是抄本。如上海圖書館所藏清凌廷堪撰《禮經釋例》十三卷(缺卷十一至十三),原以抄本著錄,檢覽其本,雖無凌氏手跡,亦無其印章,但用版心下鐫“校禮堂”蘭格稿紙抄寫,校禮堂即凌氏室名,因而該本當定為謄清稿本。又如上圖所藏清阮芝生撰《春秋傳說從長》十二卷,原著錄為清抄本。是書乃芝生讀《春秋》心得,前存翁方綱序,謂“傳說從長”者,蓋芝生謙不敢自任也。該本卷內有墨筆刪正批校,多出翁氏之手,則此當為謄清稿本復呈翁方綱閱正者?;蛞蛭淌现蛭南嫡埲酥`錄,所鈐印章之印色又欠佳,編目者失察,故《中國古籍善本書目》亦未收錄。再如《上海圖書館地方志目錄》著錄清抄本焦循《邗記》六卷,間有勾乙改正之處,並鈐有“焦循學”、“里堂草稿”印章,實為謄清稿本,但《中國古籍善本書目》失收。今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有二卷與六卷稿本各一部,疑皆為早于上圖藏本之初稿或修改稿本,可互校異同。
3、批校本實為稿本例
有的批校本作為刻本之底本,應作稿本觀。如上海圖書館所藏清抄本《三朝北盟會編》,曾經吳城、江聲、朱文藻、彭元瑞等先后??保Q善于該書諸傳本;又嘗作《四庫》底本,館臣竄易刪削面目宛然。光緒三十一年,許涵度藩蜀時即據(jù)以刻印流傳,則此本應視為稿本而非尋常抄本或批校本。二十多年前,上圖曾擬印館藏稿本叢書,顧廷龍先生即將此本列為首選。又如上圖所藏明馮夢禎校本《三國志》(存《魏志》卷一至二、六至八),雖然校于元刻明嘉靖南監(jiān)修本之上,但恰是馮氏于萬歷二十四年任南京國子監(jiān)祭酒時??獭度龂尽返牡妆荆鄬θf歷新刻本(此本甚有影響),該馮氏校本當然應視作稿本。
此外,又有看似批校本,實為批校者自成一書的情況,這種批校本即為稿本。如上圖所藏清陳鳣所撰《恒言廣證》六卷,寫于嘉慶十年刻本錢大昕纂《恒言錄》之上。陳氏于錢氏各條皆有補證,楷書于天頭,又于原本引書篇第及訛誤之處亦注改在行間,卷末有跋文一篇,因紙敝損蝕,其秉筆之意及從事之年均不可曉。顧廷龍先生因檢羊復禮所刻陳氏《簡莊文鈔續(xù)編》,中有《恒言廣證敘》一篇,遂校讀兩文,發(fā)覺構造雖異,大旨則同;《敘》云“疏記上下,積而成帙”,知當別有謄錄之本,改定跋文為序,以冠諸首;而光緒十四年羊氏刻《簡莊文鈔》跋文中又有“《恒言廣證》六卷,舊為吳氏竹初山房所藏,今亦存亡莫卜”之語,顧先生因據(jù)以考定此本正是陳氏《恒言廣證》稿本。不過,要將類似本子定為稿本須慎重,如果不通過考訂,缺乏依據(jù),即使批校滿卷,也不能輕率下稿本的結論。
4、編輯稿本誤作抄本例
有不少編輯稿本,尤其是經后人整理,整理者實為副作者(或稱第二責任者)的輯稿,往往為人們所忽略。譬如清人鮑廷博曾兩度校輯元代鄧文原《巴西鄧先生文集》一書,其初次校輯事畢,曾謄錄分贈友朋,今上海圖書館收藏,卻被人認為是偽造之本。而上圖又藏有鮑氏嘉慶十七年再度校輯之本,其《補遺》一卷中,《跋歐陽率更子奇帖》、《跋唐臨十七帖》、《跋米南宮書》、《與本齋書》、《跋鮮于伯機遺墨》、《特進上卿玄教大宗師吳公聽松風像贊》、《跋顏魯公書朱巨川誥》、《四書通序》等篇,為初次校輯本所無,而《四書通序》一篇為鮑氏親筆抄寫。由于此本輯稿的存在,證明了第一次輯本的不偽,然而這部輯稿同樣僅被《中國古籍善本書目》著錄為“清鮑氏知不足齋抄本”。又如清江藩所撰《爾雅小箋》,草創(chuàng)于乾隆四十三年,原名《爾雅正字》,道光元年重訂,厘為三卷,易名《爾雅小箋》。道光十一年江氏去世,由汪熹孫重新整理為二卷,未及付梓,后費念慈據(jù)汪氏整理本傳抄,並于光緒十九年借予徐乃昌刊刻,那么上圖收藏的這部有汪熹孫跋與費念慈等題識的“清抄本”,實為汪氏輯稿(順便提及,徐氏刻本有初印與后印之別,上圖藏有初印本,經徐氏手校,現(xiàn)所傳印入《鄦齋叢書》之本,多為徐氏校改后印本,后印本與汪氏輯本有文字異同)。再如南京圖書館所藏清吳曾英《覆瓿叢談》二卷,系繆朝荃的輯稿,不僅有繆氏校跋,又是繆氏輯刻《東倉書庫叢刻初編》之底本,但仍被著錄為“清光緒五年繆氏紉蘭庵抄本”。
上述種種分明是稿本而卻以抄本、校本對待的現(xiàn)象,在學術界較為普遍,說明迄今為止版本之學尚未被人們熟悉與掌握,因而版本尤其是稿本的價值也未被充分認識與研究利用。這里再舉人所共曉的《四庫全書》為例。盡管當代已有不少人將《四庫》作為專門之學來研究,暸解到七部《四庫全書》存在著各種差異,因此在引用《四庫》本時,倘若不注明引用那一閣本,會引起岐義,被人笑話。但當今有多少人識到這七部閣本實際上都是不同的稿本呢?而當人們熱衷于影印現(xiàn)存的幾部《四庫全書》乃至編印《四庫存目叢書》等,又有誰能不惟商業(yè)利益,甘愿下苦功夫搜集、鑒別現(xiàn)存《四庫》底本,不惜代價將之匯集出版以嘉惠學林呢?須知許多《四庫》底本(如上圖所藏《三朝北盟會編》之類)亦都是實際意義上的稿本,其文獻價值遠非《四庫》本所能替代的。
抄本簡述
一、抄本的名目
在雕版印刷發(fā)明之前,圖書主要以抄寫流傳,其載體先是竹木簡與帛素,隨著紙的發(fā)明,尤其是植物纖維出現(xiàn)以后,人們便開始利用紙作為書寫材料。但在東漢時,簡和素依然的書籍的主要材料。即使到了魏晉時代,紙書漸多,但官府公牘仍以簡為主。直到東晉末年,桓玄下令“古者無紙故用簡,今諸用簡者,宜以黃紙代之”(《見太平御覽》卷605),紙才成為普通的書籍材料。而在東漢至南北朝期間,歷史、思想、文化、科學諸領域著作層出不窮,佛教的傳入與道教的流行又產生出許多新學問、新知識,書籍的數(shù)量大大超邁前代。這些書皆寫于紙上,由于原材料與抄寫都很便利,因而書籍的生產、流傳、收藏也較為容易,不僅使政府藏書大為充實,同時也出現(xiàn)了眾多的私人藏書家。據(jù)史籍記載,南北朝時書籍已趨于商品化了,不僅有書店,還有專門以抄書為業(yè)的行當。特別是在那佛教盛行的時代,一些重要的佛教經典社會需求面廣量大,代抄佛經隨即成為熱門營生。這種風氣一直沿續(xù)至唐五代。按理,宋本除刊刻當代人著作或許出自稿本者外,凡刊刻五代以前著作大多源于抄本。但我們現(xiàn)在所能見到唐五代以前的抄本,以佛經居多,文史、語言、藝術等類古籍頗為鮮見。
宋代雕版印刷既盛行,從而刻本取代抄本成為圖書流傳的主要形式,但抄本並未因此消亡。因為傳世書籍眾多,有些書出于某種原因無法刊刻;或者人們因不獲刻本而需通過抄錄以補充藏書或配殘本之缺;或者有的書出于特殊需要編纂,如帝王實錄及出于個人治學所用的節(jié)本、匯編本,只要抄寫便足敷使用;而《永樂大典》、《四庫全書》這樣的鴻篇巨帙,官方也無力付梓;也有純粹出于愛好玩賞而抄寫;種種因素,使得抄本依然成為圖書流傳不可或缺的形式??梢姡谟∷⑿g已流行的時代,抄本的并行流傳在某種程度上補充了印本的不足。
有這樣一個人所共知的現(xiàn)象,即流傳至今的宋元抄本極少,而明清抄本尤其是明代中期以后的抄本數(shù)量很大。僅就《中國古籍善本書目》而言,其總共收錄善本古籍5萬6千余部,其中抄本(主要是明清抄本)有1萬7千余部,居總數(shù)近三分之一,數(shù)量之多可見一斑。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宋元舊本到了明代日見稀少,為使流傳,藏書家、學問家爭相傳抄,畢竟翻刻費時費財,而抄錄則容易許多,至少能起到為古籍續(xù)命的作用。此外,明代刻書追求形式與數(shù)量而不講究校勘質量成為惡習。陸容《菽園雜記》指出當時刻書之濫,“今士習浮靡,能刻正大古書以惠后學者少,所刻皆無益,令人可厭。上官多以饋送往來,動輒印至百部,有司所費亦繁”。所謂官吏用以應酬饋贈之書,即俗稱“書帕本”,往往追求時效,不顧質量,衍奪訛誤,所在多是,后人遂有“明人刻書而書亡”的批評。這也是明代尤其是明中后期藏書家抄寫圖書風氣大開的重要因素。由于宋元舊本難覓,當時有的名家抄本轉眼亦成為孤本秘籍。清代藏書家仍然保持著抄寫稀見舊本的風氣,為適應乾嘉時代整理古籍的需要,有的刻本包括叢書本(如《知不足齋叢書》),不少是據(jù)抄本翻刻。那么我們重視抄本,重視對抄本的研究應當不言而喻的。但事實上並非如此。以明代版本研究為例,許多版本學者更為關注的是明代的印本,由于明代的印刷品不僅數(shù)量前所未有,各朝代與官私坊刻皆有各自特點,再加上活字、套印術的發(fā)展,饾版、拱花術的發(fā)明,可供研究的內容極為豐富。而論及明代抄本,專家們往往輕描淡寫,未予深入研究。其實,明代抄本大有研究之處,且不論其文獻價值,即就眾藏書名家的抄本而言,那一家不是特色鮮明,風格獨具。何況還有很多具有重要版本價值的抄本至今未詳其出處,需作個案考證。前輩冀淑英先生曾寫過《關于穴研齋抄本》一文(見陳紅彥所編《冀淑英文集》),如大家拜讀過,相信會對明抄本的認識與研究有所啟迪。因此我認為,如果不對與印本同樣活色生香的抄本作深入研究而談版本學,至少是不全面不完整的,在這方面,有許多事情要做,需要大家下苦功夫。
歷來公私藏家著錄抄本的名目繁多,茲就常見的“寫本”、“精抄本”、“影抄本”、“舊抄本”四種作相關闡述。
先說“寫本”。昔人每將寫本與稿本、抄本相區(qū)別,如唐五代以前的抄本(尤其是流傳眾多的佛經卷子本)、明清兩代官修書抄本及出自名家之手的抄本等,皆以“寫本”稱之,並見諸書目著錄。其中也有一種情況,即對稿本(主要指謄清稿本)抑或抄本未能加以辨別定奪時,版本目錄家們每每權以較為模糊的“寫本”著錄之。這種說法與著錄雖然至今仍在沿用,但從學術角度而言,尚欠嚴謹規(guī)范。相對印本,無論是稿本還是什么形式、時代的抄本,都應當歸類于寫本。當然,如果從實際出發(fā),對各公私目錄的著錄有所了解,或者說這樣的著錄已約定俗成,不影響我們對版本的判斷,那么“寫本”這種名稱就有廣義與狹義兩種涵義了。
再說“精抄本”。這個名稱可從形式與文章內容兩方面解釋。從形式而言,紙墨講究(包括用紙風格獨特)、書藝精妙(或抄寫工整不茍)的抄本,人們每視為精抄,如官家與著名藏書家的抄本。又因為藏家重視,插架珍庋,鈐印題識,流傳有緒,復為之生色。從文字內容而言,經三復校正,令文字無訛、內容勿缺之抄本,相對普通傳抄之本,自然堪稱精抄。不過,要從文字內容評價抄本之精粗,需覓他本費時費力??保瑏K非一時所能獲知,故編目者往往是從形式上予以認定,這種認定對于專門學問家、文獻的使用者而言可能會起誤導作用,因為他們的“精抄”理念往往與編目者不完全一致,他們主要是從文字內容角度理解抄本之精粗,所以我們在編目時要慎用“精抄”這個名稱。
所謂“影抄本”,又稱“影寫本”,系用薄而細潔白紙覆蓋在原本之上,按照原本樣式,一絲不茍地將文字、版匡、欄線、魚尾乃至刻工等影描下來,力求保持原本面目,乃有“下真跡一等”之譽。影抄本主要是指影抄宋元本,由于宋元本稀見,甚至后來失傳,影抄本綿延一線之傳,故為世人所珍重。這是明代抄本中的一朵奇葩,清代藏書家亦仿而效之。在明代及清初的影抄本中,要數(shù)常熟毛晉汲古閣的影抄本最為精美,無論紙墨與寫工質量均屬上乘,傳世品種相對也多。因此,清代孫從添《藏書紀要》、官方的《天祿琳瑯書目》乃至當今學術界許多學者都認為影抄本為毛晉所發(fā)明,“毛抄”也成了影抄本的代名詞。但這樣的認識並不確切。檢覽毛晉之子毛扆所編《汲古閣珍藏秘本書目》:《李衛(wèi)公文集》下注“史臣紀家影宋抄本”;《徂徠文集》下注“宋板影抄,周石安收藏”;《祖龍學文集》下注“影宋板舊抄”;而在《杜工部集》下毛扆稱,“先君當年借得宋板,影抄一部,謂扆曰:‘世行杜集幾十種,必以此為祖,乃王原叔本也?!笨梢娫撃克浀拇蠖嗍鞘盏们叭说挠八纬荆挥挟敃r底本難得的自家所抄,才予著錄,影抄自家收藏之本則不予著錄,否則難稱“秘本”。從理論上說,早在毛晉之前的明代正嘉間既行影刻宋元本之風,那么其時必定也有影抄之本,只不過缺少實物佐證罷了。但也並非沒有蛛絲馬跡可尋。根據(jù)錢曾《讀書敏求記》、黃丕烈《士禮居藏書題跋記》等文獻記載,明正德間有蘇州藏書家柳僉字大中者,曾摹寫宋本唐人詩數(shù)十種(見葉昌熾《藏書紀事詩》);而上海圖書館藏有柳氏手抄宋刻書棚本《澠水燕談錄》,其版式行款一依宋本,雖不若毛抄精當,但目錄后“臨安府太廟前尹家書籍刊行”那條刊記抄寫得卻也神似,黃丕烈題跋明確指出,觀其行款及避諱處,當是宋本影寫者。在沒有更早資料發(fā)現(xiàn)的情況下,可以說柳氏是開了影抄風氣之先。在毛晉之后,較為著名的當推錢曾述古堂影抄本,其質量可與毛氏比肩。至于徐乾學傳是樓、鮑廷博知不足齋、黃丕烈士禮居等雖也承襲遺風,但精工終不及毛氏。關于“毛抄”我還想多說幾句。影抄本除非底本漫漶莫識,一般很少出現(xiàn)誤字,但有的毛抄卻有許多白粉填改之處,譬如寧波天一閣所藏的《集韻》便是如此。大家千萬別誤解成這是抄工筆誤的改正,而是后人(可能就是毛家)根據(jù)別本校改所致,問題是這種校改往往不作任何說明,使人摸不著頭腦,以致讀者忽略誤解。因此,遇到這種情況,得好好研究琢磨,搞清其校改的來龍去脈。
至于“舊抄本”的名稱,為過去藏書家所習用。大凡對不詳年代的抄本,約抄于乾嘉以前者通稱“舊抄”,在鑒定著錄上并不嚴謹。與之相對,抄于晚清者稱“近抄”,抄于辛亥革命以后者稱“新抄”。這與金石界著錄碑帖拓本相仿。不過,如果能確定為明代或清代某朝抄本,即直接著錄之,如果約略知道抄于雍正以前,則著錄為“清初抄本”。雖然現(xiàn)在編目著錄已不用“舊抄”這個較為含混的名稱,但我們了解了這種情況,就可以在利用舊時藏書目錄時較好地理解與把握有關信息,以作出恰當?shù)呐袛唷?/p>
二、抄本的價值
后世藏書家之所以重視抄本,亦仍然離不開版本的兩重性。
其一是文物價值。由于歷史原因,宋元以前的抄本保存至今者已稀如星鳳。諸如中國國家圖書館所藏《律藏初分》(抄本西涼建初年間)、上海圖書館所藏《維摩詰經》(抄于北魏神龜元年)、故宮博物院所藏唐吳彩鸞抄本《刊謬補缺切韻》、上圖所藏宋葛長庚抄本《華陽隱居真誥》等,藏家無不視為鎮(zhèn)庫之寶。而出于名家抄寫,其書法輔以精妙紙墨,自然亦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。我國的書法藝術堪稱國粹,人們出于對書法的喜愛,從某種角度講,亦是雕版印刷發(fā)明之后抄本依然流行、受到重視的原因之一。唐五代以前的抄本,那怕出于抄胥之手,書法都極富藝術感,并具有不同時代崇尚的書法特點??梢韵胂?,倘若粗劣的雕版印刷品,是難以取代抄本被人們所接受的。宋代刻書之所以在寫、刻、印三方面刻意講究,涌現(xiàn)出不少精品,多少也是受到抄本挑戰(zhàn)的結果。要改變人們的習慣,須有充分的影響力。因此,諸如明姚綬抄本《斗南老人詩集》(天津圖書館藏)、吳寬抄本《明太祖文》、祝允明抄本《夷堅丁志》、俞弁抄本《剡溪詩話》、清查昇抄本《八代詩揆》、繆曰藻抄本《續(xù)書譜》、鄭燮抄本《寶顏堂訂正丙丁龜鑒》、陸時化抄本《江邨銷夏錄》、紀昀抄本《御制題明世子朱載堉琴譜》等,皆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。
其二是文獻價值,即評估抄本之精粗、價值之高低,更注重其版本的文字內容。如何判斷呢?大致有這樣三種情況應當注意把握。
第一,該書是否刻印過?如果沒有印本只有抄本,而且抄本亦屬稀見,那么抄本的價值就很顯著了。譬如,清內府四色抄本《進瓜記》(藏上圖),這部明代傳奇(作者王昆玉,生卒不詳)當初是專供太上皇帝乾隆看戲時用的一個抄寫副本,既未刊刻,也不會抄第二部。歷史上有些古籍是出于類似特殊需要而編纂,只要抄寫就足敷應用,本不為了流傳,而一旦抄寫之本不傳,其文獻亦隨之亡佚,古往今來,這種令人扼腕的事情發(fā)生很多,而這部《進瓜記》能得以流傳至今,真屬幸運無比,倍見珍貴。
第二,原書雖曾刻印,但印本現(xiàn)在是否存世?如果印本已亡佚,僅賴抄本流傳,或者印本已殘缺而抄本完全,那么抄本同樣十分寶貴。譬如明姚咨抄本《春秋五論》(藏國圖),該書是宋代溫陵人呂大圭的著作,舊時有宋元刻本的記錄,但人間罕有流傳。據(jù)姚氏跋語,這個本子是他從“故編修王堯衢懋中家藏本”抄得,而王家的那部抄本早已失傳,惟賴姚氏這部抄本留存該書面目。這部書曾經范氏天一閣收藏,歷經四百多年,雖早從天一閣散出,尚能安然無恙,別說孤本堪可寶愛,就是呂大圭在九原之下也會作揖不止。又如明內府抄本《三國志》(藏上圖)六十五卷全帙,其所據(jù)底本是元大德十年(1306)池州路儒學刻本,舊時寧波天一閣曾藏有一部,今已不知所在。檢覽《中國古籍善本書目》,元大德本僅存六卷殘本(分藏國圖、上圖),那么這部明代皇家抄本乃現(xiàn)存保留元本舊貌最早的本子,彌足矜貴。再如清浙江歸安藏書家嚴元照(1773——1817)抄本《儀禮要義》(藏上圖),亦十分著名。在嚴氏藏書中,最為顯赫的就是宋刻本《儀禮要義》五十卷。這部宋本是他在乾隆五十六年(1791)變賣家藏古籍,共花了二十六萬錢購得,那年他只有十八歲,遭到眾人嗤笑。但世上畢竟有知音,??奔翌櫱Ю镌跒閺埗厝市?獭秲x禮注疏》時,即據(jù)此宋本補北宋景德本《儀禮疏》之缺,並稱之為“天地間第一等至寶”。
但嚴氏是個窮書生,為了維持生計,他清楚這樣的重寶遲早要歸他人,于是先后手抄了兩部。之后各家抄本,皆從嚴氏手抄本輾轉傳抄而來。阮元??薄妒涀⑹琛?,任事《儀禮》的徐養(yǎng)原所用的本子,也是從嚴氏抄得。果然,嚴氏后來出于無奈,將宋本賣給了阮元,轉歸皇室。如今這部宋本不可蹤跡,而他的兩部手抄本總算幸運地流傳下來,不過藏在南京圖書館的那部,在清末流入丁氏八千樓時已殘存十二卷,只有上圖這部嚴氏第一次手抄本保存完整,而且遞經盧文弨、徐養(yǎng)原、顧千里???,其價值可與宋本同等看待。
第三,抄本與刻本在文字上有否異同?如果抄本祖述原本,文字無訛,而刻本屬輾轉翻刻、校勘不慎甚至經過刪改,則抄本可校補刻本的不足。如宋王闢之所著《澠水燕談錄》,明商濬刻《稗海》本僅錄二百八十五條,缺失或刪節(jié)殊甚,而前面講到的明柳僉抄本則有三百余條,與晁公武《郡齋讀書志》記載條數(shù)差近。又如明楊慎所著《均藻》,乾隆時四川羅江人李調元曾刻入《函海》予以通行。但校以上圖2000年購入的翁氏藏書中的清初抄本,發(fā)現(xiàn)文字頗有出入,知此書在流傳抄寫過程中已失舊觀,而這部清初抄本是迄今該書所存最早的一個本子,不失為??贝藭囊粋€重要版本。
此外,抄本與印本、抄本與抄本之間,若版本源流不同,也值得重視。如清杭州人吳焯(1676——1733)繡谷亭抄本《玉照堂詞鈔》,雖然只收了宋張镃詞作十五首,但其中《風入松詠梔子花》、《菩薩蠻詠素馨花》、《驀山溪詠苿莉花》三首為鮑氏《知不足齋叢書》本(凡收七十六首,附《南湖集》卷十)所無,其他各首與鮑刻本也都有文字異同,可知兩本非同出一源,而繡谷亭本在先,自有其文獻與??眱r值。
借此機會,我想對如何評價明清藏書家的抄本發(fā)幾句議論。一般而言,明清著名藏書家的抄本都被視為重要善本,大家翻檢一下《中國古籍善本書目》便可知道。因為以傳統(tǒng)的眼光看待,這些抄本皆具有文物與文獻價值,至少兩者居其一??赡茉诳陀^上不是每部抄本都善,但我們要知道,這種傳統(tǒng)觀念的產生並非形而上學,而是建立在這些藏書家固有的品牌效應基礎之上。六十多年前,顧廷龍、潘景鄭兩先生鑒于識別稿、抄、校本之困難,曾著手編纂相關圖錄,以供人們借鑒,后來因借書不易而中輟,轉為編纂《明代版本圖錄初編》。在顧老去世的前一年即1997年,他知道我正按他的意愿著手編纂《中國古籍稿抄校本圖錄》,勉勵之余,送我一包舊照片以作留念。打開一看,是數(shù)十幅稿、抄、校本書影,照片雖已泛黃,卻包含兩老當年的心血,十分珍貴。
我問老人家為何未編纂成書,他說得不到明清名家如楊氏七檜山房之類抄本作書影,缺乏代表性??梢姴貢业某驹诶陷呅哪恐械膬r值與地位。后來我在編纂過程中作過一些??北葘?,發(fā)現(xiàn)名家抄本確實非同尋常。如檢覽館藏明楊儀七檜山房抄本《支遁集》,了解到東晉支遁(字道林)和尚的詩文原本早已失傳,現(xiàn)在人們所能看到的傳本,以此楊氏抄本為最早,成了后來抄本與刻本的祖本。難怪莫棠在題跋中激動地說,“此蓋吳下最古最著之抄本也,無意遇之,欣賞曷已!”
事實上在清代,學術界對明清藏書家的抄本作過較為客觀的評價。如孫從添在《藏書紀要》中就有如下說法:
“吳寬、柳僉、吳岫、太倉王元美、昆山葉文莊、連山陳氏、嘉興項子京、虞山趙清常、洞庭葉石君諸家抄本俱好而多,但要完全校正、題跋者方為珍重。王雅宜、文待詔、陸師道、徐髯翁、祝京兆、沈石田、王質、王穉登、史鑒、邢參、楊儀、楊循吉、彭年、陳眉公、李日華、顧元慶、都穆、俞貞木、董文敏、趙凡夫、文三橋、湖州沈氏、寧波范氏、吳氏、金陵焦氏、桑悅、孫西川,皆有抄本甚精。新抄馮巳蒼、馮定遠、毛子晉、馬人伯、陸敕先、錢遵王、毛斧季各家,俱從好底本抄錄。”
“余見葉石君抄本,校對精詳,可稱盡美。錢遵王抄錄書籍,裝飾雖華,固不及汲古閣之多而且精、石君之校而備矣?!?/p>
“明人抄本,各家美惡不一,然必有用之書,或有不同尋常之處,亦皆錄而藏之。然須細心繹,乃知其美也。吳匏庵抄本用紅印格,其手書者佳。吳岫、孫岫抄用綠印格,甚有奇書,惜不多見。葉文莊公抄本用綠、墨二色格,校對有跋者少,未對草率者多;間有無刻本者亦精?!?/p>
孫氏是康乾間人,所以僅就明代及清初藏書家的抄本進行評判,他從數(shù)量多、抄寫精、底本好、內容全、??本?、有題跋以及無刻本流傳等多角度揭示了名家抄本的特點,對有些抄寫草率、疏于??闭咭噙M行批評??傮w而言,對所例舉的名家抄本的價值是予以肯定的。無論褒與貶,關鍵在于,他對這些抄本都摸過、研究過,並告誡人們,“須細心繹,乃知其美”。
但我注意到有些學者沒有摸過書就率意評論。如有一本為學生講古籍版本的書中有這樣一段話,明代“藏書家除名書法家錢谷的抄本字寫得好之外,大多數(shù)字都寫得不好,甚至極差。如茶夢齋抄本相傳是姚舜咨的手跡,也同樣抄得不好”。類似的話在其他版本學著作中也看到過。姚咨的字寫得好與否,自然是仁者見仁,智者見智。黃丕烈說姚氏手抄本“可稱三絕”(見《士禮居藏書題跋記·談助》);常熟瞿氏說姚氏書法“古雅可愛”(見《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·南唐書》),而你說他極差,眼光不一,本無可厚非。問題在于這種說法是“相傳”,即道聽途說而來,那就不太嚴肅了。這不禁使人要問:你究竟經眼過幾部明抄本?是否識得姚咨手跡?就說茶夢齋抄本吧,並非皆姚咨手抄,有的是出于門人之手,也有同一部由姚咨與門人分別寫的情況(譬如上圖藏《詩集傳名物鈔音釋》,卷前吳師道序為姚咨手抄,正文系門人所抄)。如果不把客觀情況搞清楚便妄加評論,是會鬧出笑話的。而自己沒有經驗,將別人的著述東抄西湊編成教材為學生講課,豈不是誤人子弟?
三、抄本的鑒定
我在講稿本的時候已說過,鑒定寫本(即稿、抄、校本)比鑒定印本要難,是因為難在寫本個性突出,少有規(guī)律可尋,所以更強調實踐經驗,在實踐中琢磨,取得認知。紙上談兵對初學者而言,會有云里霧里的感覺。姑且根據(jù)自己的經驗談一下有關明清抄本的鑒定。
1、書法字體。時代有時代的風氣,個人有個人的特點。抄本的代風氣其實與刻本有相似之處。如明代前期承繼元代流行趙孟頫書體遺風;明代中期仿宋刻本的字體,在明抄本中亦時有出現(xiàn);而萬歷寫刻本的字體實際上就是明末書法風氣的反映(當然亦有異同變化),抄本亦每如是。而清代的抄本尤其是精抄本,其字體與康、雍、乾三朝的寫刻本多同,即所謂“館閣體”。所以從書法的時代風氣鑒別明清抄本可借助刻本進行比較,只是刻本經過施刀,字體不那么自然。這是就一般抄本大致而言。但是對富于個性化的抄本如名家手抄本的鑒定,那就要下大功夫,逐家進行辨識,雖然諸如明代吳門書派對地域抄本書法有所影響,但即便蘇州地區(qū)的各家抄本也是不一樣的。因此除了抄本本身之外,還要借助其他墨跡資料(如書作、題跋、尺牘等及其相關影印文獻)熟悉名家手跡。我看到不少有關版本學的書講到抄本的書體,都說明抄本字體飄逸、書法自然,清抄本工整秀麗、書寫規(guī)矩。我也說過這樣抽象的話。但如果不懂點書法,難以體會。不要說看抄本,即便看到刻本也會指鹿為馬。顧廷龍先生在教授我們學習版本鑒定時多次告誡,鑒定版本以稿抄校本為最難,要多看名家手跡,同時又要練習書法,以熟悉各時代的書法風氣。並說自己所以習書唐以前寫經之體,就是為了鑒定現(xiàn)存各時代手寫經卷的需要。很慚愧,我沒能做到顧老的要求,總以缺乏藝術細胞原諒自己。但在多看手跡這一點上我作過努力。譬如臺灣央圖出版的《善本題跋真跡》,我置于案頭經常翻閱,很有幫助。確實,如不重視各家手跡,即使精于鑒定的版本專家也會失誤,不用說初學者了。譬如上圖所藏清錢氏潛研堂抄本《中興館閣錄》,其中《續(xù)錄》卷一、卷七監(jiān)修國史官至著作郎前半部分及卷八前半部實為錢大昕手抄,又經黃丕烈手校,而楊守敬居然疏忽錯過。其題跋云:“憶此書前年(1884)在上海醉六堂書店余曾見之,以索價稍昂未購。當時匆匆閱過,實不知為竹汀手抄、蕘圃手校之本也。今為顧卿所得,出以示余,如寐初覺,始嘆‘伯樂一過冀北遂無良馬’未易言也?!庇嗉五a則說:“鑒藏書籍,于前人抄校之本,茍不識其手跡,而第檢所著目錄、題跋以為據(jù),未有不失之交臂者?!眱晌磺拜吘捅嬲J手跡的不易與重要,講了這番發(fā)自內心、實事求事的話,使我深受教益。
2、紙張。即便在明清兩代,紙張的名目也很多,但就其用紙質地而言,不外乎棉紙與竹紙兩種。我們現(xiàn)在所看到的白棉紙抄本,大都為明抄,但在明末,不乏用竹紙抄書者。這與刻印本用紙情況是一樣的,如嘉隆間白棉紙印本頗為常見,而萬歷以后印本則竹紙居多。清代有所謂毛邊紙、毛太紙、開化紙(亦稱桃花紙)、開化榜紙、連史紙等名目,實際上都屬竹紙類,只不過制作工藝有精粗罷了。區(qū)別棉紙與竹紙並不太難,而不能忽略的是,明清兩代藏書家往往有各自專門抄書用紙,我們應當熟悉,這對鑒定抄本很有幫助。在此不避煩瑣,將一批藏書家專用紙的特征列表附錄。需作說明的是,雖然這個表格可用以鑒定抄本的參考,但如一味憑信,恐亦有誤,因為藏書家的專用抄稿紙也有借用或贈送之例;而要仿冒也就是翻雕一塊木板的事情,十分容易。所以除了細心辨認外,還要結合書體風格、印章等方面綜合鑒別。
3、印章。通過印章不僅可以了解藏書源流,更可大致鑒定抄本的時代乃至誰家所抄。譬如鈐有明代人的印章,該本至少不會抄在清代;而影抄本鈐有毛晉父子常用的印章,多半便是毛抄了。借助印章鑒定版本,有兩點需把握,但並不容易:一是識讀印文。雖然印文大多用小篆,但也有用金文,或者出現(xiàn)並不規(guī)則的變體、省體,參考書雖有《說文解字》、《六書通》及各種金文字典等,但需要下功夫,要留意揣摩明清時代的篆刻藝術風格,並結合相關藏書家、校勘家及專門學問家的生平文獻資料予以認定。二是能夠辨別偽印。常見加蓋偽印的情況有:在新抄本上加蓋前人印章以冒充舊抄本;在抄本上加蓋作者的印章以冒充稿本;在過錄批校題跋本上加蓋批校題跋者的印章以冒充真跡。這些加蓋的印章絕大多數(shù)是偽刻的;也有個別雖是真印,但它是后人覓得后加蓋的,與原書的實際情況不符。這種偽印雖然大多制作拙劣,材料甚至是木質的,所用印泥亦差,但對于接觸古籍不多,對一般著名藏書家、??奔摇W者的手跡、印章不熟悉的人而言是較難辨識的,這也是稿抄校本比刻本更難鑒別的因素之一。這就要求我們在工作中注意研究歷代各種公私印章的式樣、印文的風格、鈐印的規(guī)律以及印泥的質量與顏色。尤其對著名藏書家、??奔遗c學者的印章要熟悉,因為作偽者往往利用偽造名家印章牟利。大家可以結合工作實際,多翻閱各種印譜,將各種書影、印譜中的印章與書目中所記錄的印章相互比較、印證,將已知的真、偽印章進行比對,有助于提高印章的辨識能力(但要注意,有的藏書家印譜系經描潤,與實物有差異,不能以之為準)。當然,這要有一個反復實踐的過程與經驗的積累。對初學者來說,向行家、前輩請教,往往能及時解決眼前面臨的問題,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(不過說老實話,我也有印文不識的情況)。必須指出,印章只是鑒定版本的一個旁證,也有舊抄本(或舊刻本)蓋有偽章的,這就不能因為印章偽而否定書的本身價值。因此,要對原書本身作全面分析,這是在鑒定版本中是始終不能忽略的。
4、諱字。利用避諱字鑒定抄本,主要留意清代尤其是康、雍、乾三朝,明代抄本避諱不嚴。譬如清代避康熙帝玄燁諱、乾隆帝弘歷諱,人們即以“玄”字是否缺筆或改為“元”字、“弘”字是否缺筆或改為“宏”字來判斷該本是抄在清初抑或之后、是舊抄還是新抄。不過也要注意兩種情況:一是影抄本往往保留原本的諱字,如“玄”字,宋代亦避諱。二是有的抄本原本“玄”、“弘”“寧”字缺筆,后人為冒充舊抄,添上所缺之筆,這就需要根據(jù)書法、黑色仔細辨認。
5、題識跋語。有的抄本卷末有抄書者題識,交待了抄寫的時間、地點、抄寫者姓名乃至底本來源,這是鑒別抄本的直接依據(jù)。也有的抄本經同時人或后人題跋,對抄本的相關情況也有介紹,鑒定並不困難。但這同樣有一個書體字跡的認定問題,前面已講過,不再贅言。
最后再談一點體會。二十多年前我在主持編制上圖普通古籍目錄時,顧老曾要求我將百數(shù)十萬冊普通書都能摸一遍,關照要特別注意稿抄校本,因為上圖自1958年四館合併后,普通古籍未有系統(tǒng)整理過。這項編目工作做了整整十年,因仍存在不少問題,未敢將目錄出版公諸于世,僅抄就一套卡片讓讀者檢索。但我在工作中鍛煉了眼力,先后發(fā)現(xiàn)了清臧庸稿本《韓詩遺說》、黃丕烈校跋本《青城山人詩集》、勞權勞格兄弟手抄本《近光集》、《扈從詩》等一批善本,備感欣慰。這種經驗絕不是從課堂或書本上能夠獲得的。因此,大家如果真有興趣,愿意坐冷板凳,孜孜以求做好古籍普查工作,一定也會有所收獲,既增長了才干,又為這項宏偉大業(yè)作出貢獻,實在是樁其樂無窮的事。
明清藏書家稿抄本用紙?zhí)卣鞅?/p>
序號
姓名
字號
生卒
籍貫
室名
特征
1
葉盛
與中
1420-
1474
昆山
菉竹堂
版心鐫有“菉竹堂”三字。
2
吳寬
原博
1435-
1504
長洲
叢書堂
黑格10行,白口,無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中間鐫有“叢書堂”三字???7.7×12cm。
3
文征明
衡山
1470-
1559
長洲
玉蘭堂
匡外鐫“玉蘭堂錄”四字。
4
姚咨
舜咨
1495-
1564
無錫
茶夢齋
黑格10行,白口,無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茶夢齋抄”四字???7.6×12cm。
5
黑格10行,黑口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錫山姚氏茶夢齋編”八字???7.2×14.3cm。
6
楊儀
夢羽
常熟
七檜山房
藍格10行,白口,單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上方鐫有“嘉靖乙未七檜山房”八字???0×14cm。
7
范欽
堯卿
1506-
1585
鄞縣
天一閣
藍格10行,白口, 無魚尾,四周單邊???1.1×14.3cm。
8
唐順之
應德
1507-
1560
武進
純白齋
黑格10行,白口,單魚尾,四周雙邊,版心下鐫有“純白齋”三字???0.5×13.1cm。
9
范大澈
子宣
1524-
1610
鄞縣
臥云山房
黑格10行,白口,無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臥云山房”四字???8.8×13.3cm。
10
秦汴
思宋
無錫
繡石書堂
黑格10行,白口,無魚尾,四周單邊,版心上方鐫有“繡石書堂”四字。匡19.2×11.8cm。
11
秦柄
汝操
無錫
雁里草堂
黑格11行,白口,無魚尾,四周單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雁里草堂”四字。匡20×14cm。
12
沈與文
辨之
吳縣
野竹齋
黑格10行,白口,雙魚尾,四周單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野竹齋錄”四字。匡19.2×14.7cm。
13
野竹齋
匡外鐫有“吳郡野竹齋沈辨之制”九字。
14
王肯堂
宇泰
金壇
郁岡齋
黑格11行,白口,單魚尾,四周單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郁岡齋藏書”五字???0. 6×14cm。
15
秦四麟
酉巖
常熟
又玄齋
藍格9行,白口,無魚尾,四周單邊,版心上方鐫有“又玄齋”三篆字。匡17.7×13.8cm。
16
版心鐫有“致爽閣”三字或“玄覽中樞”四字。
17
謝肈淛
在杭
長樂
小草齋
黑格10行,白口,無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上方鐫有“小草齋抄本”五字???9.5×12.7cm。
18
呂坤
書簡
1536-
1618
寧陵
了醒亭
版心鐫有“了醒亭”三字。
19
梅鼎祚
禹金
1553-
1619
宣城
東壁樓
藍格,版心鐫有“東壁樓”三字。
20
祁承(“火+業(yè)”)
爾光
1563-
1628
山陰
淡生堂
藍格10行,白口,無魚尾,四周單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淡生堂抄本”五字。匡21.5×15.5cm。
21
曹學佺
能始
1574-
1646
侯官
曹氏書倉
黑格,版心鐫有“曹氏書倉”四字。
22
鈕緯
石溪
會稽
世學樓
黑格10行,白口,無魚尾,四周單邊,版心下鐫有“世學樓”三字。匡18.2×12.7cm。
23
錢謙益
牧齋
1582-
1664
常熟
絳云樓
黑格或綠格,版心鐫有“絳云樓”三字。
24
錢謙貞
?-
1646
常熟
竹深堂
版心鐫有“竹深堂”三字。
25
毛晉
子晉
1599-
1659
常熟
汲古閣
版心鐫有“汲古閣”三字,匡外有“毛氏正本汲古閣藏”八字。
26
祁彪佳
幼文
1602-
1645
山陰
遠山堂
黑格10行,白口,無魚尾,四周單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遠山堂抄本”五字???1.3×15cm。
27
金俊明
孝章
1602-
1675
吳縣
春草閑房
無行格。鈐有“金俊明印”白文方印、“孝章”朱文方印、“春草閑房印記”朱文長方印。
28
馮舒
巳蒼
常熟
空居閣
黑格,版心鐫有“空居閣”三字?;蛟诳锿忡潯榜T氏藏本”、“馮氏家藏”字樣。
29
曹溶
潔躬
1613-
1685
平湖
倦圃
黑格8行,白口,單魚尾,四周單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檇李曹氏倦圃藏書”八字???1×11.3cm。
30
葉樹廉
石君
常熟
樸學齋
匡外鐫有“樸學齋”三字。
31
錢曾
遵王
1629-
1701
常熟
述古堂
黑格11行,白口,左右雙邊,匡外左上方寫有“虞山錢氏述古堂藏書”九字。匡23.7×17cm。
32
徐乾學
健庵
1631-
1649
昆山
傳是樓
黑格,細黑口,雙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傳是樓”三字。匡19×14.2cm。
33
熊賜履
敬修
1635-
1709
孝感
下學堂
黑格10行,白口,單魚尾,四周雙邊,版心上方鐫有“下學堂”三字。匡21.6×15.2cm。
34
汪森
晉賢
1653-
1726
休寧
裘杼樓
黑格8行,白口,單魚尾,四周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裘杼樓”三字???7×10.5cm。
35
汪文伯
季青
休寧
摛藻堂
黑格10行,細黑口,雙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摛藻堂”三字???0×14cm。
36
龔翔麟
天石
1658-1733
仁和
玉玲瓏閣
黑格10行,白口,無魚尾,四周單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玉玲瓏閣抄本”六字???0.1×14.8cm。
37
馬思贊
寒中
海寧
紅藥山房
黑格10行,白口,單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紅藥山房鈔本”三字???9×13.7cm。
38
金檀
星軺
約
1660-
1730
桐鄉(xiāng)
文瑞樓
黑格11行,白口,單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文瑞樓”三字。匡19.5×13.3cm。
39
王聞遠
聲宏
1663-
1741
蘇州
孝慈堂
無欄格。鈐有“王蓮涇抄書記”白文長方印。
40
黑格10行,黑口,單魚尾,四周單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龍池山房秘本”六字???8×12.5cm。
41
吳允嘉
石倉
錢唐
四古堂
黑格,無行線,白口,雙魚尾,四周單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四古堂”三篆字???7.7×12.2cm。
42
吳焯
尺鳧
1676-
1733
錢唐
繡谷亭
黑格10行,白口,單白魚尾。四周單邊,匡外左下方鐫有“錢塘吳氏繡谷亭抄”八字。匡20×13.6cm。
43
吳城
甌亭
錢唐
繡谷亭
黑格9行,白口,單魚尾,左右雙邊,匡外左下方鐫有“繡谷亭續(xù)藏”五字???7×12.3cm。
44
蔣繼軾
西圃
江都
賜書樓
黑格9行,白口,無魚尾,左右雙邊??锿庥蚁路界澯小百n書樓鈔”四字。
45
趙昱
功千
1689-
1747
仁和
小山堂
黑格10行,白口,單魚尾,匡外左下方鐫有“小山堂抄本”五字???1.2×14.5cm。
46
鄭燮
板橋
1693-
1765
興化
橄欖軒
藍格9行,白口,單魚尾,版心下方鐫有“橄欖軒”三字。匡18×12.7cm。
47
惠棟
定宇
1697-
1758
長洲
紅豆齋
黑格10行,黑口,單魚尾,四周雙邊??锿庾笙路界澯小凹t豆齋藏書鈔本”七字???9.1×14.1cm。
48
馬曰璐
半槎
1701-
1761
揚州
小玲瓏山館
黑格10行,細黑口,單魚尾,版心下方鐫有“小玲瓏山館鈔本”七字???8.1×12.2cm。
49
顧楗
肈聲
1703-
1767
長洲
善耕顧氏文房
黑格10行,白口,雙魚尾,左右雙邊,匡外左上方鐫有“善耕顧氏文房”六字。匡20.5×14cm。
50
魚元傅
虞巖
1704-
1768
昭文
閑止樓
黑格10行,白口,單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閑止樓藏書”五字。匡19.8×12.5cm。
51
全祖望
紹衣
1705-
1755
鄞縣
雙韭山房
黑格,版心下方鐫有“雙韭山房”四字。
52
盧文弨
弓父
1717-1795
余姚
抱經堂
黑格11行,白口,單魚尾,四周雙邊,匡19×12.5cm。鈐有“抱經堂寫校本”朱文長方印。
53
汪憲
千陂
1721-
1771
仁和
振綺堂
版心下方鐫有“振綺堂”三字。
54
王昶
德甫
1725-
1806
青浦
經訓堂
黑格10行,白口,單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經訓堂王氏”五字。匡16×11.5cm。
55
張位
立人
長洲
青芝山堂
黑格10行,黑口,單魚尾,左右雙邊,匡外右下方鐫有“青芝山堂鈔書”六字。匡18.4×11.1cm。
56
鮑廷博
淥飲
1728-
1824
歙縣
知不足齋
黑格10行,黑口,雙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知不足齋正本”六字???7.7×11.5cm。
57
清風萬卷堂
黑格10行,白口,無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清風萬卷堂藏書鮑廷博以文手?!笔淖?。匡19×13.4cm。
58
困學齋
黑格10行,細黑口,無魚尾,左右雙邊,匡外左下方鐫有“鮑氏困學齋”五字???8.2×12.8cm。
59
朱筠
笥河
1729-
1781
大興
椒花唫舫
黑格10行,單魚尾,四周雙邊,版心下鐫有“椒花唫舫”四字。匡18.1×13.4cm。
60
彭元瑞
云楣
1731-
1803
南昌
知圣道齋
黑格,無行線,白口,單魚尾,四周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知圣道齋鈔校書籍”八字???8.8×13.3cm。
61
洪亮吉
北江
1736-
1809
陽湖
更生齋
黑格10行,四周雙邊,雙魚尾,版心上方鐫有“更生齋”三篆字。
62
余集
蓉裳
1738-
1836
仁和
秋室
黑格10行,白口,單魚尾,左右單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秋室居士手抄”六字。
63
倪模
迂存
1750-
1825
望江
經鉏堂
綠格9行,白口,單魚尾,左右雙邊,匡外左下方有“經鉏堂校錄”五字;又一種四周單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經鉏堂重錄”五字???5.8×12.2cm。
64
孫星衍
淵如
1753-
1818
陽湖
平津館
黑格13行,白口,雙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平津館”三字???9.3×15cm。
65
王宗炎
以除
1755-
1826
蕭山
十萬卷樓
藍格11行,黑口,單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十萬卷樓鈔本”六字。匡19.5×13cm。
66
錢泳
立群
1759-
1844
金匱
綠格10行,白口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錢氏寫經樓”五字???3.1×11.9cm。
67
王紹蘭
南陔
1760-1835
蕭山
知足知不足館
黑格10行,白口,單尾,四周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知足知不足館鈔本”八字???8×13.3cm。
68
嚴可均
鐵橋
1762-
1843
烏程
四錄堂
紅格,白口,雙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四錄堂校鈔本”六字。
69
袁廷梼
綬階
1764-
1810
吳縣
貞節(jié)堂
藍格,無行線,黑口,單魚尾,版心下方鐫有“袁氏貞節(jié)堂鈔本”七字???9.5×13.5cm。
70
瞿紹基
厚培
1772-
1836
常熟
恬裕齋
黑格10行,黑口,雙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恬裕齋”三字,匡外左上方鐫有“海虞瞿氏藏本”六字???8.7×13.4cm。
71
寶恩堂
左右雙邊,版心鐫有“寶恩堂”三字???8.4×12.8cm。
72
瞿啟甲
良士
1873-
1940
常熟
鐵琴銅劍樓
黑格10行,白口,單魚尾,左右雙邊。版心下方鐫有“海虞瞿氏鐵琴銅劍樓鈔本”十一字,匡外左下方鐫有“臣瞿啟甲呈進”六字???6.6×12cm。
73
錢天樹
子嘉
平湖
味夢軒
黑格11行,白口,無魚尾,四周單邊,版心上方鐫有“味夢軒手抄”五字???8.4×12.5cm。
74
顧錫麒
敦淳
太倉
〓(“讠+叟”)聞齋
黑格10行,黑口,單魚尾,四周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〓(“讠+叟”)聞齋”三字,匡外左上方書耳內鐫有“太倉顧錫麒添補寫定續(xù)經解”十二字???8.5×13.3cm。
75
陸芝榮
香圃
蕭山
三間草堂
藍格10行,黑口,雙魚尾,左右雙邊,匡外左下方鐫有“陸香圃三間草堂藏書”九字???8.4×12.7cm。
76
三間草堂
黑格10行,黑口,雙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三間草堂鈔傳秘冊”八字。匡18×12.7cm。
77
杜春生
禾子
山陰
知圣教齋
黑格10行,細黑口,單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山陰杜氏抄本知圣教齋藏書”十二字???9×12.7cm。
78
陳焯
映之
烏程
湘管齋
黑格,匡外左上方鐫有“穎川中子書”五字,匡外左下方鐫“湘管齋珍秘”五字。
79
溫日( “钅+監(jiān)”)
鐵花
烏程
拾香草堂
藍格12行,白口,單魚尾,四周單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拾香草堂”四字???8.8×14cm。
80
姚椿
春木
1777-
1853
婁縣
通藝閣
藍格10行,黑口,單魚尾,四周單邊,匡外左下方鐫有“通藝閣校錄”五字???0.1×13.2cm。
81
沈復粲
霞西
1779-
1850
山陰
鳴野山房
黑格10行,黑口,無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鳴野山房抄存”六字???8.2×12.4cm。
82
葉志詵
東卿
1779-
1863
漢陽
平安館
藍格9行,白口,無魚尾,四周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漢陽葉氏平安館寫”八字???7.5×11.3cm。
83
藍格,細黑口,單魚尾,四周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漢陽葉氏寫本”六字???8.8×13.3cm。
84
貝墉
簡香
1780-
1846
吳縣
千墨葊
藍格9行,細黑口,單魚尾,四周雙邊,匡外左下方鐫有“平江貝氏千墨葊鈔藏本”十字???9×13.5cm。
85
徐松
星伯
1781-
1848
大興
治樸學齋
綠格10行,白口,無魚尾,四周單邊,匡外右下方鐫有“治樸學齋著錄”六字,匡外左下方鐫有“星伯書”四字???0.3×13cm。
86
張海鵬
若云
昭文
照曠閣
黑格9行,細黑口,無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照曠閣”三字???9.3×12.7cm。
87
張金吾
月霄
1787-
1825
昭文
詒經堂
黑格10行,版心下方鐫有“詒經堂”三字,匡外左上方鐫有“昭文張金吾寫定續(xù)經解”十字。
88
羅以智
鏡泉
?-
1860
錢唐
恬養(yǎng)齋
綠格12行,白口,單魚尾,版心上方鐫有“恬養(yǎng)齋偶抄”五字???8.9×13.2cm。
89
方履篯
彥聞
1790-
1831
陽湖
萬善花室
藍格11行,黑口,單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萬善花室手錄本”七字???9.7×12.2cm。
90
葉廷琯
調生
1791-
1861
吳縣
楙花庵
綠格10行,白口,無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楙花庵鈔本”五字???7.2×11.8cm。
91
劉喜海
燕庭
1793-
1852
諸城
嘉蔭簃
藍格9行,白口,單魚尾,版心中間鐫有“嘉蔭簃寫書”五字???1.4×11.4cm。
92
嘉蔭簃
藍格8行,白口,單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東武鎦氏嘉蔭簃鈔書”九字???0.5×10.3cm。
93
味經書屋
藍格10行,黑口,單魚尾,四周單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味經書屋鑒藏書籍”八字,匡外左下方鐫有“東武劉燕庭氏校鈔”八字???8.6×12.6cm。
94
顧沅
湘舟
?-
1840
吳縣
藝海樓
藍格10行,白口,雙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藝海樓”三字???0.5×12.3cm。
95
何紹基
子貞
1799-
1873
道州
東洲草堂
藍格12行,白口,四周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東洲草堂”四字???0.8×16cm。
96
錢熙祚
錫之
1801-
1844
金山
守山閣
綠格10行,白口,單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守山閣”三字。匡18.8×12.3cm。
97
張成孫
彥惟
1802-
?
武進
端虛勉一之居
藍格11行,白口,單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端虛勉一之居”六字???7.8×12.9cm。
98
章全
益齋
嘉興
藤花吟館
黑格,白口,無魚尾,左右雙邊。前有“藤花吟館樷書”朱文戳記,末有“益齋手抄本”朱文戳記。
99
姚覲元
彥侍
歸安
咫進齋
黑格12行,黑口,雙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咫進齋鈔本歸安姚氏藏”十字???7.8×12.3cm。又有綠格13行,版心鐫有“咫進齋”三字。
100
莫友芝
郘亭
1811-
1871
獨山
影山草堂
綠格,匡外鐫有“影山草堂”四字。
101
蔣光煦
生沐
1813-
1860
海寧
別下齋
綠格10行,黑口,雙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別下齋校本”五字???8×12.1cm。
102
徐時棟
柳泉
1814-
1873
鄞縣
煙嶼樓
紫格10行,黑口,雙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煙嶼樓初本”五字???9×13.1cm。
103
瞿世瑛
良玉
約
1820-
1890
錢塘
清吟閣
黑格10行,黑口,雙魚尾,左右雙邊,匡外左下方鐫有“清吟閣寫本”五字???8.8×12cm。
104
王韜
弢園
1828-
1897
長洲
弢園
藍格9行,黑口,單魚尾,四周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弢園精抄本遯叟手校過”十字。匡19.5×12.3cm。
105
趙宗建
次侯
1828-
1900
常熟
非昔軒
黑格10行,黑口,雙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非昔軒抄書”五字???7.7×9.6cm。
106
方功惠
柳橋
1829-
1899
巴陵
碧琳瑯館
黑格11行,白口,單魚尾,四周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碧琳瑯館抄書”六字。匡18.5×13.3cm。
107
潘祖蔭
伯寅
1830-
1901
吳縣
滂喜齋
紅格12行,黑口,單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滂喜齋”三字???1.7×16cm。
108
譚獻
復堂
1830-
1901
仁和
復堂
綠格10行,黑口,雙魚尾,四周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復堂類集之”字樣。
109
傅以禮
節(jié)子
會稽
長恩閣
黑格11行,細黑口,雙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大興傅氏長恩閣抄本”九字???7×10.1cm。
110
孔廣陶
鴻昌
1832-
1890
南海
岳雪樓
無行格,卷端有“孔氏岳雪樓影抄本”朱文戳記一條。
111
丁丙
嘉魚
1832-
1899
錢唐
嘉惠堂
黑格11行,黑口,無魚尾,左右雙邊,匡外左下方鐫有“嘉惠堂抄本”五字???5.1×11.1cm。
112
正修堂
黑格9行,四周單邊,版心下方寫有“正修堂鈔本”五字???9.9×13.9cm。
113
當歸草堂
紅格,黑口,單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當歸草堂”四字???8.2×13.2cm。
114
周星詒
巳翁
1833-
1904
山陰
勉熹堂
綠格11行,黑口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祥符周氏勉熹堂校錄本”十字,匡外左右鐫有“卷板行字”字樣???6.5×11cm。
115
戴望
子高
1837-
1873
德清
長留閣
黑格12行,黑口,無魚尾,四周單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長留閣正本德清戴氏”九字???7.8×12.8cm。
116
汪鳴鑾
柳門
1839-
1907
錢塘
郋亭
綠格9行,白口,單魚尾,四周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郋亭寫本”四篆字???7.5×12.5cm
117
潘鐘瑞
麟生
吳縣
香禪精舍
綠格10行,白口,版心下方鐫有“香禪精舍藂稿”六字???7×12.3cm。
118
姚振宗
海槎
1842-
1906
山陰
師石山房
黑格9行,黑口,單魚尾,四周雙邊,版心下方有陰文“師石山房抄本”六字???8.4×12cm。
119
莫棠
楚生
獨山
經香閣
黑格10行,黑口,雙魚尾,四周雙邊,匡外右上方鐫有“經香閣”三字,匡外右下方鐫有“獨山莫氏寫本”六字。匡21.7×14.5cm。
120
繆荃孫
筱珊
1844-
1919
江陰
云輪閣
黑格12行,黑口,單魚尾,四周單邊,匡外左下方鐫有“云輪閣鈔”四字???9.2×15cm。
121
藕香簃
藝風堂
黑格10行,白口,雙魚尾,左右雙邊,匡外左下方鐫有“藕香簃鈔”四字???7.5×13.2cm。又一種版心鐫“藝風堂”三字。
122
袁昶
爽秋
1846-
1900
桐廬
漸西村舍
綠格,無行線,白口,單魚尾,四周單邊,版心上方鐫有“漸西村舍”四篆字,版心下方鐫有“陳郡袁氏”四篆字???8.8×13.3cm。
123
陶濬宣
心云 稷山
1846-
1911
會稽
稷山讀書樓
綠格9行,白口,單魚尾,博古欄,版心下方鐫“心云輯錄”四字,或鐫“稷山讀書樓”五字。
124
葉昌熾
鞠裳
1849-
1917
長洲
五百經幢館
綠格10行,白口,單魚尾,四周雙邊。版心下方鐫有“五百經幢館”五字???8.2×12cm。
125
沈汝瑾
石友
1858-
1917
常熟
鳴堅白齋
綠格10行,白口,單魚尾,四周雙邊。版心下方鐫有“鳴堅白齋”四字???8.2×12cm。
126
徐坊
士延
1864-
1916
臨青
歸樸堂
藍格10行,白口,雙魚尾,匡外左下方鐫有“臨青徐氏歸樸堂藏本”九篆字。匡17.8×12cm。
127
張元濟
菊生
1866-
1959
海鹽
涉園
藍格10行,黑口,雙魚尾,匡外左上書耳鐫有“海鹽張氏涉園文房”八字???9.9×11.5cm。
128
徐維則
仲咫
1867-
1919
會稽
鑄學齋
紅格12行,黑口,三魚尾,左右雙邊,匡外左下方鐫有“鑄學齋抄本”五字???8.8×13cm。
129
鑄學齋
黑格10行,白口,單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會稽徐氏鑄學齋藏本”九字???8×11.8cm。
130
徐乃昌
積馀
1868-
1936
南陵
積學齋
綠格11行,黑口,雙魚尾,左右雙邊,匡外右上方書耳鐫有“積學齋藏”四字。匡15.9×11.1cm。
131
鄧邦述
正(外“門”內“音”)
1868-
1939
江寧
群碧樓
藍格11行,白口,單魚尾,四周雙邊,版心下方鐫有“群碧樓”三字???9.8×15.5cm。
132
綠格13行,版心下方鐫有“鄧氏家塾本”五字。
133
楊寶鏞
序東
1869-
1917
元和
篴盦
紅格11行,黑口,單魚尾,左右雙邊,版心中間鐫有“篴盦題跋”四字???8.6×13.4cm。
134
李之鼎
振唐
南城
宜秋館
黑格10行,白口,雙魚尾,左右雙邊,匡外左下方鐫有“宜秋館精抄本”六字???7.5×13.2cm。
專題推薦: